電話:
400 067 6616 傳真:
0571-28171908
2018年3月9日,原環境保護部、水利部聯合印發《全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方案》,通過劃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設立保護區邊界標志、清理整治違法項目,全面提升飲用水水源地的水質安全保障水平。此次專項行動明確地方人民政府的法定職責,由其負責組織制定總體行動實施方案,并要求在2018年底前,要全部完成長江經濟帶縣級和其他地區地級及以上地表水型水源地清理整治,2019年底前,要全部完成其他地區縣級地表水型水源地清理整治。
過去這些年,為了保障水源地整治行動順利進行,水質在線自動監測站遍布全國實時監控著水質變化。傳統的水質監測對飲用水水源地突發環境事件的預警作用相對較弱,是通過測量幾個理化指標來衡量水質安全。隨著工農業發展,單純靠特定幾種理化指標的監測已經無法滿足預警要求。為能滿足各職能部門健全水質安全預警體系,需要有一種涵蓋范圍廣、快速直觀的綜合性指標來衡量水質狀況。
2018年3月23日,生態環境部公告第1號 發布了《集中式地表水飲用水水源地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編制指南(試行)》,該指南分3個章節(總則、預案編制過程、預案的主要內容)闡述了預案的主要內容及具體要求,為提高預案的針對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提供技術支撐。生物毒性作為一種快速直觀寬譜的綜合性指標在預案編制指南中被多次提到,其中最主要的兩點在第三章和附2明確提出:
1、預警的啟動條件:(6)通過監測發現,水源保護區或其上游連接水體生態指標異常,即水面出現大面積死魚或生物綜合毒性異常并經實驗室監測后確認的。
2、連接水體和取水口的應急防控:根據流域污染特征,可以適當增加監控指標。可以采用生物毒性綜合預警手段實現對重金屬、有機污染物等有毒有害物質的實時監控。
PS:水源地應急防控體系建設的主要內容與要求還提到“增加供水單位深度處理工藝和啟動備用水源”。
綠潔科技綜合毒性監測儀已在各水源地和水廠應用多年,公司多次參與省部級的毒性課題研究,具有豐富的應用經驗。
特點優勢
● 檢測方法:發光細菌法(費希爾弧菌)符合ISO11348標準;
● 響應時間:5/15/30min,可設置
● 儀器具有自動核查功能,并可上傳儀器狀態信息及核查數據等
● 雙重恒溫系統
● 發光菌可檢測的毒性物質超過5000種